大數據支撐未來電網發展
近年來,我國對大數據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 科學院時指出:“大數據是工業社會的‘自由’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黨的十八屆五中 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并于2015年8月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多次強調能源領域 的大數據信息資源建設。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 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公司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大數 據”發展戰略要求,積極開展大數據應用創新實踐。舒印彪董事長多次對大數據工作作出指示,強調各單位要高 度重視大數據建設,為國家宏觀決策和公司創新發展提供信息支撐。
為響應號召,2017年3月9日,中國電科院召開大數據技術研討會。會議全面介紹了中國電科院在大數據方面的研究 成果,三位院士和來自多家單位的大數據和電力領域知名專家作技術報告,分享大數據在理論和技術研究、電力應 用、產業發展方面的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
郭劍波院長致辭并指出,智能電網大數據是電力系統及相關領域數據的有機融合,是一系列對數據處理與利用的 理論、方法與技術,是一種對規律的全新認識論和價值萃取思想。利用智能電網大數據支撐能源系統的廣泛互聯、 高度智能、開放互動和可持續發展,將是未來電網的發展與提升方向。
“數據驅動的大數據方法作為一種輔助性手段,將在智能電網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周孝信院士指 出在我國電力系統由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低碳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轉型過程中,包括大數據在內的新技術,有可能對電力 系統各環節帶來革命性、顛覆性影響。
面對未來復雜的大能源系統,薛禹勝院士強調“既然數據間的藩籬要打破,科學研究范式間的藩籬就更不應存在” ,當前要深層融合統計分析與因果分析這兩種研究范式,在以因果分析為主導的電力系統中,應用大數據可輔助傳統 的模型驅動方法。
三位院士對大數據在電力領域應用前景給予了認可,各位行業專家也與現場觀眾共同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與實踐經驗。
王繼業副院長全面介紹了中國電科院在智能大數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對大數據的理解和認識:“大數據的 核心是數據驅動,其基本機理是通過數據透視事物的本質,挖掘事物背后存在的關聯關系和找尋事物的潛在規律。大 數據不只是以統計為手段發現事物的統計規律,而是采用多維度、多源數據融合,綜合運用關聯分析去發掘事物的混 沌規律。大數據可以獨立于物理模型,利用數學規律揭示事物本質。”王繼業副院長指出,面對未來電網在新能源廣 泛接入、大電網互聯和市場放開環境下運行特征的開放性、不確定性和普遍關聯性,大數據能夠以全量數據反映系統 特征,提供全景式全過程的研究視角。
中國電科院2014年組建大數據聯合攻關團隊,歷時兩年,完成了智能電網大數據應用頂層設計,搭建了院大數據平臺 ,在數據融合、數據分析方法上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從業務需求出發,發揮各研究所專業優勢,開展了25項應用 研究,在大電網分析和安全防御方面,基于WAMS和仿真數據,應用隨機矩陣理論實現大電網快速判穩及時空關聯特性 分析。在調控方面,通過融合EMS、OMS系統數據實現全景調控信息搜索,為新一代調控大數據系統及應用研發奠定了 基礎。在配電網規劃和運行方面,研發面向城網規劃的城市電力地圖,可直觀展示負荷典型發展模式、可靠性水平及 其影響因素、車輛運行特性和充電設施需求;對城市配網運行效率和供電能力及各種關聯因素進行分析,對公司設備 建設規模和實際負荷發展偏差、設備建設時序合理性給予了客觀評價;分析臺區重過載歷史事件和關聯因素,對臺區 變壓器重過載及其風險等級進行預測。在安全質量管控方面,針對安質部隱患數據,分析隱患與氣象、故障之間的關 聯關系,預警數據問題、業務管理問題和潛在風險。在用戶和社會服務方面,提取用戶用電特征標簽,構建360度用 戶畫像,為業務領域的實際應用提供輔助信息;探索基于電力大數據的新能源政策評價和社會經濟分析預測方法,為 政府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未來將形成“一朵云、一平臺、一顆星、多中心、多應用”的運行模式,以數據分析應 用服務為核心,形成大數據支撐智能電網全領域、全過程發展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另一則電力應用實踐分享則來自浙江公司營銷部涂瑩,她充滿激情地介紹了經濟新常態下的營銷服務轉型實踐,一方 面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靈活自主選擇服務的渠道;另一方面應用大數據技術洞察用戶需求,實 現精準營銷。
在電力大數據新的科學理論研究方面,中國電科院張東霞、上海交通大學賀興針對隨機矩陣這一數據驅動理論作了系 列主題報告。隨機矩陣理論可從隨機數據中分析關聯性,表征數據波動性,并將數據特征映射到物理系統中。在大電 網系統判穩、輸變電設備狀態評估、異常用電行為監測及配網成分評估等應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在大數據行業發展、展望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何寶宏指出在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資產,最終要變成流通的 商品。今天的商品流通規則已無法滿足大數據的發展,需要建立針對大數據流通的新制度和方法。
行業大數據專家賈丕星作了題為“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資產管理策略”的主旨報告,指出在數據存、管、用三環節中, “管”不可或缺。數據資產管理是指管理資產的方法加上數據特征,通過盤點資產、評估資產、應用資產三步來實現。
公司信通部魏曉菁副主任到會,介紹了信通部在大數據方面的工作規劃與進展情況,并表明未來工作一是要繼續建設 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強化企業級大數據平臺;二是要進一步建設大數據應用,完善眾創機制和服務體系。魏曉菁副 主任表示,中國電科院近幾年來在大數據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充分發揮了科研院所的創新能力,走在了公 司前列。
公司運監中心汪峰副主任分享了運監中心的大數據工作情況及思考,認為第一要以價值應用為目標,扎實開展數據管 理;第二要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創新開展大數據應用;第三要強化數據管理和大數據應用的技術保障。